蜣螂者,俗称屎克螂也。现在居然为这种常被人们讨厌的"逐臭之夫"祝福,未免使人发笑。
可是,让屎克螂照镜子--臭美,始作俑者,是法国科学家、被人称为昆虫诗人的法布尔。他的名著《昆虫记》,开卷首篇赞颂的就是蜣螂,称它们为清道工。因为蜣螂逐臭,就是为我们除污。蜣螂扁阔的头前,一排钉耙似的硬角,用来掘割粪土。它带锯齿的前腿像是扫帚,用来收集粪土,放在长尖爪的后腿间,搓转成丸,然后推回地下巢穴,储作食物。
蜣螂推着比它们身体大得多的粪球前进,从不避陡坡险沟,常常快推到坡顶,又连球一齐滚下来。一只蜣螂推不动,就两只合作,一前一后,齐心协力推,不达目的,决不罢休。因此,有一种蜣螂,生物学家给它取名为希腊神话中罚推巨石上山的"西赛福斯"。我国民间也曾称蜣螂为"推车客"。
据说古代埃及人认为蜣螂搓推粪球,有如运转天上的星球,所以称它为"神圣的甲虫"。古代也有说蜣螂坏话的。希腊的伊索就写过一篇叫《蚂蚁与蜣螂》的寓言,把蜣螂讥讽为不爱劳动的乞食者,但那是"不实之词"。我国古代本草中记载:蜣螂,甚至蜣螂转丸,都能入药,可治不少内外科的疾病。所以,屎克螂确非害人虫,不能顾名掩鼻。
我们现在要为蜣螂祝福,是因为今年我国的一种蜣螂,应澳大利亚有关科研机构的"邀请",离别故土,远渡重洋,到澳大利亚去安家落户。澳大利亚现在有几千万头牛,每天排的几亿堆牛粪,要覆盖成百万英亩的草场;牛粪还滋生蝇类,更是害上加害。从中国去的蜣螂的任务,就是去帮助清扫那里广阔的大牧场。
澳大利亚难道没有蜣螂?有是有的,但是本地的蜣螂只爱吃袋鼠的粪,牛粪不合胃口,不愿问津。这就像牛虻爱吮牛血,狗蝇只叮狗身一样,是昆虫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适应生活的本能。
澳大利亚为什么没有以牛粪作食料的蜣螂?这有地质历史和生物进化两方面的原因。
澳大利亚位于太平洋西南部和印度洋之间。可是在古老的地质年代,它是与其他大陆相连的。到了一亿多年前的白垩纪,由于地壳运动和大陆漂移,澳大利亚才与亚洲大陆脱离,后来又与南极洲分开。那时候,地球上生物进化的历程处于哺乳动物的早期阶段,才出现一些原始的兽类。由于长期地理隔离,动物种类又单纯,澳大利亚一方面成了鸭嘴兽和袋鼠一些低等哺乳动物的乐园,另一方面也限制了哺乳动物在当地环境中继续向前进化。现在澳大利亚陆地生活的一些有胎盘类动物,如马、牛、羊、猫、犬、豕,甚至包括鼠类,都是十八、九世纪,由人类从欧、亚等其他大陆带去的。牛是带去了,但清除牛粪的蜣螂却没有带去。因此,澳大利亚现在缺乏以牛粪作食料的蜣螂。
达尔文等人曾举出"猫一田鼠一野蜂一三叶草一牛"的食物链的有名例子,揭示了当时英国畜猫有利于养牛的错综复杂的联系。同样的道理,澳大利亚引进我国产牛地区蜣螂,如果繁殖成功,对于当地畜牧业的发展将是有益的。
我国的牧民中有句谚语:"鹰眼、鹿腿、屎克螂的鼻子",用来称赞草原上有些动物的某种器官特别灵敏。蜣螂的嗅觉确是非常敏锐,无论哪里有了人畜粪,不怕关山阻挡,它们很快就会闻风而至。中澳相距万里,又远隔重洋,蜣螂的鼻子虽灵,想过去也只好望洋兴叹了。现在,中澳之间架起了友谊的桥梁,天涯咫尺,地理隔绝的鸿沟已经消失。今天,在澳洲袋鼠出没,牛羊遍野的美丽富饶的草原上,从我国引进的油亮壮实的黑甲虫们,正在那里勤奋地打扫牧场哩。
让我们祝蜣螂们成功吧!
这是一件新鲜事,大家一提到就要掩鼻的蜣螂,竞被澳大利亚觅宝一般地觅去,用来清扫那里大牧场上的牛粪。原来,牛多一粪多一蝇多一草少,反过来,草少一蝇多一粪多一牛少,要突破这个生物链怪圈,关键要解决粪多的状况,于是胃口好、食量大、特别是喜食牛粪的中国"神农蜣螂"就被相中了,1979年,昆虫学家华莱士来到中国求助,把它带到世界养牛王国--澳大利亚去清扫牛粪。结果怎样呢?神农蜣螂一到,遍地牛粪埋掉,使牧草又繁茂了,使畜牧业又发展了,他们政府特地来信感谢。著名科普作家黎光耀的这篇小品写了这件新鲜事,使人大开眼界,臭蜣螂还是个宝呢!